[大量劇透]從韓劇《StartUp》看初創沒有那麼容易

Karl .startup
Dec 15, 2020

--

事先聲明,以下內容含有極大量劇透,介意的話請回。

各國近年都興起一陣搞Start Up 風潮,主因應該就是希望可以為經濟注入新的動力,也見到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公司漸漸取代財富 500中的傳統大企業,導致一個又一個的年輕億萬級富豪企業家。這種風潮也吸引到電視業以此作為題材,上文的 韓劇《StartUp》或者初創團隊都可以看看?就分享了韓劇《Startup》藉得留意學習的地方,本文就想分享一下劇情中我認為不太現實的位置大家可以留意:

園區的資助都不能支薪
雖然包括矽谷的名星投資人都知道新創公司最真實需要都不是資金,而是人脈產品商業模式等,但矽谷的著名加速器卻仍會花真錢投進入圍新創,反而大部分亞洲的創業加速器都沒有提供金錢投資或資助,即使有創業資助的孵化器如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等都多是實報實銷的形式並特意指明不準創辦人用來支薪,像劇中的入圍公司三山科技可以獲得實實在在6個月用來支薪可以放手去跑的情況在亞洲極為罕見。

視途 app 拿第一筆錢太兒戲也偏暗黑也不切實際
主角創業團隊三山科技推出的視障人士App 「視途」沒有營利模式,劇情中募資處處碰灰是必然的,但故事中為加入戲劇化原故說是女主用財閥的黑事件錄音去解決第一輪資金的困境也就太過牽強,一來財閥會如此容易妥協也實在是不解,二來雖說劇中財閥行為咀臉讓人生厭,可是用暗黑手段拿到錢希望大家不要以為可以容易複製。

Demo Day 會有投資者立即簽合同注資
劇中透露團隊在育成後等待演示日(Demo Day)會將加速成果或技術展示於人前,然後當日會有投資者在台下聽完就會拿合同準備要為初創提供燃料。筆者聽到即使在矽谷的著名加速器演示日也不是這種狀況,其實Demo Day 極其量就只是一個平台讓初創在4–6個月有創業導師指引下展示加速後的成果,跑了多少業務,上了多少下載用戶,收入進展等等。有幸某某創投合夥人或垂直領域的老闆聽了有興趣會約見一下,極速例子也要 1 個月,快則 3個月慢則半年完成一個投資。

強加別人成功必定要找到理由
仁才(女主親姊)在十多年前因為親母改嫁富人後,倚靠後父的財力在美國名校畢業,也回來當上後父資金成立具財團背景新創公司的CEO。及後想要力爭自主跑出來創業。。。劇中一幕兩姊妹在辦公室外相遇對談,女主達美提到仁才靠運氣和關係可以快速談到銀行的AI 外包案。仁才嗆女主說當時女主達美在會場睡著了不知道她是把握機會自己努力爭取到。有看過該劇的都知道達美在劇中的設定是任何時間都在努力中,但那一幕就像暗示和強加「別人做到是有原因,女主做不到也是有活該的原因」這種大道理。
當然我們是需要學習欣賞別人的努力而從中學習,但女主因為有父輩關係得著海外名校畢業及當過財團CEO 的事實,與現實生活中有此等背景的人跳出來創業走路絕對會比別人快,約某個老總見面都會比較得心應手,在劇中絕對於他跟銀行高層談合作的時候有優勢是必然的,但劇情似乎避重就輕不去交待。

產品最難的關卡都跳過了
以「視途App」為例,技術上最難的是人工智能可以辦認物品的精確度及速度,劇情以創辦人神級電腦工程力直接在初段就說研發成功來解釋還可以,可是推廣App 下載就單純以一個棒球名星訪問因而有人認識就交待了似乎就將App 用戶成長這件事情弄得過份簡化,就是當劇集做都應該有很多著墨好看的地方吧。 然後莫名奇妙不提供原因地會有一個慈善組織收購了,當中完全沒有交待收購相關資訊,至起碼是要解釋視途建立了收費模式或者一直想到甚麼方法解決稍前劇情提及的API 費用問題吧。

不能用補助支薪,除非有人脈關係不然極難拿投資,研發需要時間而時間就是賺取薪金的機會成本,推廣使用要花財力努力還要保留用戶更花氣力,這一切令一間startup 日子不易過也可以說很多故事,那些位就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山頭,但劇情卻「叮」一聲就發生/經過了。我主觀願望是希望如果再有第二季製作人可以考慮著墨多點。

最後,寫了兩篇其實都只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題材去回顧一下搞Startup 的經歷而已,說實話有製作單位用心去製作這個題材又加入商業化的愛情原素讓劇情可觀賞度提升的確是難得。 第一季已經包含了這麼多相關內容,如果有第二季又將會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

--

Karl .startup

An entrepreneur, love tech, Product Manager, Launch Academy/ Appworks / HKSTP alumni、Cofounder of anonymous social app; 連續創業蟻民,熱愛創新科技 ; 現為網上匿名社交軟件創辦人